「共和國」的叛變:行動者網絡理論與藝術實踐
⚠ 講座隨疫情狀況調整,請隨時注意最新消息!
講者|高俊宏
時間|視疫情公佈
地點|藝術學院5317教室
時間異動通知|原調整於 05.26, 因疫情升溫配合學校規定調整至 【視疫情公佈】尚未明確時段請見諒。講座隨疫情狀況調整,請隨時注意最新消息!
從強‧洛(John Law)、米歇爾‧卡隆(Michel Callon)到布魯諾‧拉圖 (Bruno Latour),一般而言,行動者網絡理論(Actor-Network Theory)雖然起於科技社會學的討論,試圖解構過往以建構論為想像基礎的「社會實體」,而進一步視「社會」為一種網狀的、反覆轉譯的關係。然而,對於當代創作而言,特別是創作的核心概念逐漸邁入了「關係性」的今日(諸如環境、社群、他者、物件之間的交互性)。此時,創作者已經不是過往那個暗中挾帶著上帝視角的所謂「創作者」,從而更進入了一個網絡的關係裡,創作者所「代議」的共和國正逐漸瓦解。如今的創作模式恐怕更為不同了,朝向的是行動者與行動者之間,更為激烈的纏繞與轉譯,連帶的「創作者」的形象也正在稀釋之中。在這樣的現實前提之下,行動者網絡理論並不僅僅是一種「理論套用」,而有揭露當代藝術的現況。
布魯諾‧拉圖 (Bruno Latour)著,余曉嵐、林文源、許全義譯,《我們未曾現代過》,臺北:群學,2012
布魯諾‧拉圖 (Bruno Latour)著,伍啟鴻、陳榮泰譯,《巴斯德的實驗室:細菌的戰爭與和平》,臺北:群學,2016
Michel Callon, ‘Actor-Network Theory—The Market Test’, The Sociological Review, Wiley Blackwell, 1999
Bruno Latour, ‘On actor-network theory. A few clarifications plus more than a few complications’ , Soziale Welt, vol. 47, pp. 369-381.
相關案例|負地理學、引爆火山工程、梁廷毓、高俊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