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題講座】歹路唔通行?「賤斥」空間的文化與創作

歹路唔通行?「賤斥」空間的文化與創作

⚠️ 時間異動通知|原調整於 05.26, 因疫情升溫配合學校規定調整至 【視疫情公佈】尚未明確時段請見諒。講座隨疫情狀況調整,請隨時注意最新消息!

講者|高俊宏
時間|視疫情公佈
地點|藝術學院5317教室

我們不說「廢墟」,而說是一種邊緣、壞毀的空間,或者可以稱之為「賤斥」空間。對於當代創作而言,這些腐朽與敗壞的空間經常有著吸引力,而人又為什麼會從「正常」的生活世界裡,朝向那些一般人所不願意去的地方?除了所謂黑暗的驅力,以及恐怕顯得多餘的「審美」以外,究竟在城市邊緣毀壞空間裡的創作,其相關的概念為何?這些看似無用與可能被認為是「自溺」的行動,創作者的精神狀態,以及創作實踐上開展的可能性又是為何?

讀本|

茱莉亞·克莉絲蒂娃,彭仁郁譯,〈卑賤之取徑〉,《恐怖的力量》,台北:桂冠出版社,2003,頁1-40。

喬治·巴塔耶,劉云虹等譯,〈耗費的概念〉,《被主咒的部分》,南京:南京大學,2019,頁21-133。

瓦爾特·班雅明,張旭東、王斑譯,〈歷史哲學論綱〉,《啟迪:班雅明文選》,牛津大學,2012,頁324~338

Kate Brown, Dispatches from Dystopia: Histories of Places Not Yet Forgotten , 2014

Georges Bataille, The Accursed Share: Volumes I Consumption , New York, Zone Books, 1988, pp. 45-63

相關案例:台灣佔屋運動初探、蔡明亮、 陳界仁、姚瑞中

報名表單| https://forms.gle/grQ5TrRYsqSP2JDv8

Post Author: x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