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者:龔卓軍 老師(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)
時間:12/25(四) 14:00-16:00
地點: 高雄駁二藝術中心B7倉庫(與社會交往的藝術Art as Social Interaction展覽空間)
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,面對馬克思理論中生產模式所導致的經濟決定論及史觀,提出以交換模式重新審視過去馬克思主義不足之處。
藉著對康德與馬克思的批判,逐漸在《世界史的結構》中劃出他的知識體系,而《哲學的起源》裡對愛奧尼亞自然哲學的探究正是其思想的核心──Isonomia(無支配)──反對過去傳統社會分析以集體對個體的Holism,回歸到各種不同互酬交換的模式,推引出一個最終指向,模式「D」。
柄谷行人的理論中,似乎隱含著傅柯晚期「生命政治」的影子,然而,這「D」模式在柄谷行人的論述中,很大程度是以普遍宗教的形式出現,
若不是建立在這原則上,我們永遠無法恢復Isonomia的狀態嗎?它是否是另一種藝術實踐的可能?
那個游移市集和廣場的雅典公民,蘇格拉底,今天他會去哪裡?